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交流 > 名家访谈 >

屈万里与甲骨文的渊源(3)

时间:2019-03-08 15:01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屈焕新 点击:
其次是强调要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克制战胜自己。诸侯争霸、父子相残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归根结柢都是人们私欲膨涨造成的。为了实现等级分明的社会

其次是强调要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克制战胜自己。诸侯争霸、父子相残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归根结柢都是人们私欲膨涨造成的。为了实现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孔子想通过恢复周礼来作为救世良药,通过周礼来救治人心、匡扶社稷。《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论述很多很多,孔子所说的礼就是指周礼,即当年周公开启的礼仪文化。周礼内容丰富复杂,孔子一生都在学都在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他到京城洛邑去见老子,主要就是为了向老子讨教有关周礼方面的学问。孔子周游列国,向诸侯国君宣讲“礼”是他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一次齐景公又向孔子讨教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施政,孔子回答了四个字:“政在节财”。希望国君要勤俭治国,节约财政开销。齐景公一高兴,准备将齐国的尼谿这个地方分封给孔子。这时,另一个齐景公身边的重量级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晏婴晏子。婴子因为长期在朝廷任职,同时又害怕孔子抢了他的饭碗,所以处处与孔子为难。晏婴对齐景公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閒。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晏婴一番话,把孔子这个大“儒”的形象在齐景公面前给彻底毁了、给颠覆了,从此,齐景公对孔子一改以往的做法,见面只是十分客套,礼节性地尊重,但再也“不问其礼”了。从晏婴对孔子为了恢复周礼而“盛容饰、繁登降之礼”的一大段批评的话语,我们也可以从反面来发现,孔子为了周礼的恢复再现,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不仅有理论,而且有仪规,已经形成了规范成套的周礼文化。

再次是强调要“仁”。“仁”这个字从字义上看就是要两个人在一起互相关心支撑,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依靠帮助。具体讲就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普通百姓要胸怀“仁心”,诸侯国之间要施行“仁让”。《论语》中关于孔子“仁”的思想论述很多,据统计达到109次,有些虽然没有出现“仁”字,但却体现了他的仁的思想。诸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孔子在五十多岁时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但“行攝相事”,也就是相当于当上了一国的宰相,政治生涯到达了顶峰。孔子执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上任七天,首先是诛杀了鲁国大夫乱政者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孔子家语·始诛篇》中,面对弟子子贡对此事的责问,孔子列举了少正卯五大罪状:“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认为少正卯是“奸雄”,“不可以不除。”《史记》世家中记载,孔子“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心向善已成风尚。可见孔子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因为角色的需要还是要杀人的,有时还要指挥打仗。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最初形成过程中还是包含了大量的被后世目为“法家”的内涵。但孔子最终还是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合而不得不带领弟子们开始他的周游列国、到处宣讲他的政治主张的漂泊生涯。这一去就是14载不回故国家园,可见其决心与历经的艰难已非常人所能比。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可能就在于他把“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与统治者对知识的垄断给打破了,实施“有教无类”教育政策,从而培养了三千多名弟子,其中出类拔萃的“贤”者就有七十多个。这其中有许多都是他在周游列国的动荡漂泊生涯中来到他身边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子办的是一所马背上的学校啊!而孔子最终能够回到鲁国,也是得益于他的弟子。孔子有一名弟子叫冉有,后来成了鲁国季氏的将帅,鲁与齐战于郞,大胜。季康子问冉有:“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回答:“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冉有回答:“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季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则可矣。”这时的孔子人还在卫国,卫国的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孔子生气了,要离开卫国,孔文子尽力挽留。孔子虽然说要离开卫国,但下一站是哪个国家,未定,也就在此时,鲁国的季康子将公华、公宾、公林三人逐出,而“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孔子去鲁凡14年,而今得以返回故乡,此时大概也要到七十岁左右的年纪了,这是一个落叶归根的年龄。孔子回到鲁国,虽然统治者“终不能用”他,但他“亦不求仕”,而终日以授徒、编纂古籍为务。

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曾遇到形形色色的事,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我们会想到“子见南子”的戏剧性场面;会想到孔子到了匡国,因为相貌长得像阳虎这个人而被匡人拘留,差点丢了性命;会想到孔子离开曹国来到宋国时,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宋国司马名叫桓魋的人“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只好离去,这堂“习礼”课就不上了。当弟子们要他“可以速矣”,快点离开时,孔子既淡定而又豪迈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我们似乎还不应该忘记一个人:接舆。

接舆这个人出现在文献中,前面必定要加两个字:“楚狂”,合在一起就是“楚狂接舆”。这是一个楚国人,一定是自视很高,一般人不放在眼里,在当时就有“狂人”的称号,可能有点类似于像后来的屈原、宋玉。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对孔子高看一眼,并且给了孔子一个非常崇高的赞誉:凤!即人中之凤也!

《史记》等书记载,孔子在六十三岁那年,在游历途中,曾派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到楚国。子贡不负师望,很快,“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紧接着,楚昭王准备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这时,又一名如同晏婴一样的人物出现了,又使孔子失去了一次发展的好机会,这个人物就是楚令尹子西。下面是一段楚王与令尹子西的对话:

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乎?”曰“无有”。  “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如有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皇)五(帝)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在诸侯国的眼中,孔子太强大了,虽然他手中还没有一寸土地,但他有一帮举世难出其右的贤能弟子:子贡、颜回、子路、宰予,他们都是经邦治国之才,加之孔子本人的才能与威望,让这些诸侯国中的当政者是既崇敬又不敢用,这就是孔子这位巨人的命运悲哀之处。正当孔子在楚国再次失去发展机遇时,这时,有一位神秘莫测的人物唱着楚歌出现在了孔子面前,他用楚声楚调唱出了对孔子的尊敬,同时又对孔子的处境表示无奈与劝慰,可谓是孔子在漂泊生涯中遇到的一个知己,这个人就是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孔子这个北方周鲁大地上出生的人,在漫长的漂泊生涯中,可以说在南方遇到了接舆这位知己,可惜又未能得到正式交谈,失之交臂,最多也只能算是一面之交。但接舆用“凤”来比喻评价孔子,就像当年孔子用“龙”来比喻老子一样,其涵义与意义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知道,楚文化作为我国南方文化的代表,是以凤为图腾,包括后来被楚灭掉的吴越之地,也是如此。考古发现,两湘流域、长江流域的原始楚地与吴越之地,有大量凤类造型的文物出土,位于今天江苏无锡境内的鸿山越国春秋大墓中,同样出土了许多凤凰造型的玉质、陶质、瓷质文物。接舆作为一位楚国人,能用“凤”来比喻孔子,说明他对孔子的敬仰已不是一日形成的,其赞词也不是随口的奉承,而是长期观察孔子、对孔子的政治主张、学术水准、思想境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发自肺腑的由衷赞叹。接舆的歌声表达了楚人的心声,用楚国人的图腾“凤”来比喻孔子,正如同孔子用“龙”来比喻老子一样,再次说明了孔子思想在当时已经影响很大了。孔子弟子中只有一位南方弟子,名叫言偃,人称言子,孔子思想后来在南方得到传播,与言子的努力分不开。而接舆可以说是孔子在南方遇到的又一位知音式人物。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老子是楚国人,即南方人,而生长在北方的孔子却以北方人信仰的龙图腾来比附老子;接舆是南方人,却以南方人信仰的凤图腾来比附孔子,这看似一种偶然,实质上代表的是人们对老子、孔子这两位南北文化巨匠的无以复加的礼赞! (责任编辑:kmshy)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2-2015 孔孟书画院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专家顾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投稿地址